管理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 系統規劃這是管理信息系統的初級階段。
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管理信息系統是組織管理系統的組成部分,其新建、改建或擴建服從于組織的總體目標和管理決策活動的需要。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根據組織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戰略,確定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戰略,明確組織的總體信息需求,制定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總體規劃,包括確定擬建系統的總體目標、功能、大致規模和粗略估計所需資源,并將規劃的系統建設內容按照輕重緩急和資源、應用環境的約束條件分解為若干個開發項目,分批進行系統開發。
2、 系統開發該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據擬建系統的總體規劃和系統規劃階段確定的開發項目安排,分階段開發系統。
這是制度建設最艱巨的階段。每個項目的開發包括系統調查、系統開發的可能性研究、系統邏輯模型的建立、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改造和系統評估。
3、 系統操作和維護各系統開發項目完成后,將投入應用,進入正常運維階段。
一般來說,這是系統生命周期中最長的階段,也是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功能、獲得效益的階段。
科學的組織管理是系統正常運行并充分發揮其效益的必要條件,而及時完善的系統維護是系統正常運行的基本保證。
系統維護可分為糾錯維護、適應性維護、完善維護和預防性維護。
糾錯維護是指對系統進行定期和隨機的維護,糾正運行階段暴露的錯誤,排除故障,消除隱患,更新易損部件,刷新各部件的軟件和數據存儲,保證系統按預定要求完成各項工作。適應性是指由于管理環境和技術環境的變化,系統某些部分的工作內容和方法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從而影響系統預定功能的實現。
因此,這些部分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改,以滿足管理的需要。完善維護是指用戶對系統提出了一些新的信息需求,因此對原系統進行適當的修改和擴展,完善系統的功能,以滿足用戶新的信息需求。預防性維護是一種維護措施,旨在防止系統可能發生的變化或影響。
4、 系統更新現代組織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是不斷變化的,組織的目標、戰略和信息需求也必須適應環境的變化。但是,管理信息系統的維護只限于小范圍的局部調整,以適應變化不大的情況。當現有系統或系統的某些主要部分不能通過維護適應環境和用戶信息需求的變化,或通過維護調整現有系統不經濟時,整個管理信息系統或某個子系統將被淘汰,開始新的系統建設或項目開發。
日常檢查。
應每天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功能,如火災報警功能、故障功能、復位、消音等。
,并按規定格式填寫《系統運行及控制器日常檢查登記表》。季度檢查。
每季度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下列功能進行檢查和測試,并按規定的表格填寫季度檢查登記表。(1)分批使用專用檢測儀器測試探測器的動作并確認燈光顯示
(2)測試火災報警裝置的聲光顯示
(3)測試水f的報警功能和信號顯示